行业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行业动态>产能过剩困扰中国 人大代表热议化解之道

产能过剩困扰中国 人大代表热议化解之道

发布时间:2015-03-18阅读次数:来源:国建联信认证中心
   产能过剩,与地方政府性债务、房地产泡沫一道,并称中国经济三大风险。如何化解过剩产能也成为2015年中国两会热议的话题。
      2014年初,河北省唐山市的一座450立方米高炉的烧结机烟囱在一声巨响中,被爆破拆除,看着这座高炉的倒塌,上世纪末就进入厂子的赵顺增感到这个冬天尤其寒冷,“在这儿工作这么长时间,肯定很留恋这个厂区,毕竟也是咱们亲手建的钢厂,亲手管理的钢厂。”
      被中国列为严重过剩的五大行业,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电解铝和船舶,河北占了三个,钢铁、水泥、平板玻璃,过去支撑起了河北省GDP的半壁江山,然而过剩的数量却是惊人的,仅钢铁一项河北就有三亿多吨的产能,而国家发改委只批准了不到三千万吨。国家发改委综合司副司长从亮告诉记者,削减产能地方政府、银行、企业都不愿意,“很多产能企业也不愿意去调整,过剩本身可能并不落后,地方政府和银行的对这件事情,也不是很支持。”
      业内人士算了这样一笔账:按钢厂建设费用一吨钢需要5000元资金计算,河北五年内将有8000万吨钢产能退出,相当于3000亿固定资产蒸发。尽管这些钢厂违规在先,但面对国家淘汰过剩产能的指令时,地方政府依然难免肉疼。全国人大代表、河北天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孟兰芝介绍:“像我们厂一天进料得两三万吨,那两三万能安排多少车,安排车的过程中能解决多少就业,进来的时候上税是17%,都是上这个矿粉税,生产过程中的利润是7%的税,出口的时候是8%,这是多大?这一个月对电厂的贡献又是多大?这不都覆盖了全国了吗?”
      在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看来,低档产能一定要淘汰,这样才能实现产能升级,“因为产能过剩并不是不要这个产业。产能过剩的条件下,产能是低档产能,是在低水平下的竞争。我们现在是钢铁大国,全世界最大,但是我们有很多汽车用的钢还得进口,就是产能没有升级。”
      全国人大代表褚现英认为,对于企业来讲,创新驱动、技术革新支持,是唯一一个化解产能的途径,“为什么产能过剩,产能过剩的前提是以行业的暴利,才导致产能过剩,化解产能过剩,只能说你企业开拓创新,能够比别人质量好一点,技术高一点,成本低一点。中国的钢铁行业产能过剩,但实际上还达不到国际上最高的水平,机械制造业还得靠进口,只有企业的创新驱动搞技术革新支持,是唯一一个化解产能的驱动,你的汽车和钢铁并不是世界上不需要了,实际上是大量需要,只需要提升,你能达到国外的水平。”
      中国落后和过剩产能涉及19个行业,在淘汰和消化的同时,“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实施,为解决过剩产能提供了新的途径。随着高铁、核电、工程基建等国内企业走出去的步伐,部分过剩产能也随之得到转移和输出。2014年中国钢铁产品出口达9378万吨,同比增长50.5%,中国的对外投资超过1000亿美元,建材、机械等许多生产线被运往海外,重新获得发展的生机。全国人大代表郑功成还建议,化解过剩产能,要让企业“走出去”,“降低怎么降低?我们要走出去,有些产能在中国过剩,在东南亚不过剩,在非洲不过剩,就像当年我们的改革开放一样这是一条路子,有没有可能走出去。”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表示,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工信部也在采取措施来化解产能过剩,“要把产能过剩问题在一段时间内比较好的解决,暂停批准新上的钢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等等这些方面的产能,包括在建的产能,现在也要停建或者缓建,然后用一段时间来消化过剩的产能,淘汰部分落后产能,像产业价值链的高端去发展,鼓励企业增加研发的投入,增加产品中技术的含量,这样来提高附加值。”
      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对化解过剩产能做了部署,“采取财政贴息、加速折旧等措施,推动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坚持有保有压,化解过剩产能,支持企业兼并重组,在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