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行业动态>能源上半年:生产消费减速 清洁化加速

能源上半年:生产消费减速 清洁化加速

发布时间:2015-07-30阅读次数:来源:国建联信认证中心
    上半年,我国能源生产、消费呈现出哪些新特征?未来发展态势如何,对“十三五”能源发展规划将产生哪些影响?7月27日,在国家能源局举行的上半年能源形势媒体通气会上,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刘琦及多位能源领域专家对当前我国能源热点问题作出回应。
    能源领域多维度支撑大气环境改善
    上半年,我国PM2.5、PM10、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平均浓度同比呈明显下降态势,大气污染状况有明显改善。作为大气污染物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能源消费结构和总量有何积极变化,发挥了哪些作用?对此,刘琦表示,“上半年全国能源生产和消费减速,能源结构优化趋势进一步显现,煤炭减量消费取得积极进展,成品油质量升级工作加快推进,这些都对降低大气污染物排放发挥了积极作用。”具体而言,能源领域对大气环境改善的支撑体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是能源消费增长减速。上半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同比增长0.7%左右;火力发电量同比下降3.2%,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7.8个百分点。能源消费和燃煤发电增速放缓,有助于减少污染物排放。
    二是清洁能源比重进一步提高。上半年全国水电、核电和风电等非化石能源发电量累计约占全国发电量的22.9%,比重比去年同期提高3个百分点。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增加,相应减少了燃煤发电,对大气污染状况的改善起到推动作用。
    三是重点地区加大煤炭总量控制力度。去年京津冀地区民用洁净煤替代高硫高灰煤近200万吨。今年上半年,京津冀煤炭减量工作深入推进,其中,北京年内将实现核心城区无煤化。此外,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也分别制定了煤炭减量目标。
    四是各地积极响应煤电节能改造升级行动计划。去年发改委、环保部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2020年)》,各地积极响应和落实任务目标,全年共完成节能改造容量约1.1亿千瓦,可节约原煤约1000万吨,减排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约1.1万、5.7万、3.3万吨。今年国家能源局已下达节能改造任务目标1.8亿千瓦。
    五是成品油质量升级改造工作进度提前。国家能源局积极推进炼油企业升级改造,确保2015年底前向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内重点城市供应国五标准车用汽柴油,将全国供应国五标准汽柴油的时间从2018年提前至2017年。新的普通柴油国家标准已发布,船用燃料油国家强制性标准计划年底发布;国六汽柴油国家标准编制工作已启动,计划2016年底前颁布实施。以上诸多措施将有效降低交通运输行业污染物排放,促进大气环境改善。
    新能源有效投资增速加快整体发展态势良好
    据介绍,上半年,全国能源行业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转变投资结构,扩大有效投资,努力培育行业内生增长动力。
    全国风电总投资累计约680亿元,同比增长约40%;太阳能发电总投资约640亿元,同比增长约30%;生物质发电总投资约120亿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刘琦指出,“目前,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态势良好。”以风电为例,我国风电装机规模居世界第一,累计达1亿千瓦,超过美国(6000多万千瓦)、德国(3000多万千瓦)。全球前15位风电制造企业中,中国占8家。随着风电开发技术不断进步,低风速风机得以广泛运用,我国风电发展的市场空间将进一步扩大。
    此外,我国光伏装机规模已达3000多万千瓦,居世界第二。全球前10名光伏企业中,中国占6家。光伏产品已经出口100多个国家。水电方面,装机规模已达3亿千瓦,约占全球30%。生物质能发展势头良好。“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对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实现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培育壮大国内装备制造产业,带动制造业走出去,以及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平稳增长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刘琦表示。
    在关注新能源发展形势的同时,与会能源专家还分析了上半年传统能源的最新态势。
    对于上半年天然气消费收窄的主要原因,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钱兴坤分析指出,主要在于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导致需求不振,暖冬致使旺季需求不足,天然气价格缺乏竞争力,新能源等非化石能源比重提升影响发电用气等。
    针对记者提出的煤电超低排放及利用小时数下降等问题,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总工程师、首席信息官、国家电力规划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吴云分析指出,煤电利用小时数下降,为新能源发展让出较多空间,体现了良好的导向,但要紧密跟踪新常态下电力需求增长的变化,合理优化煤电机组建设进度,重点发展规模适当的调峰电源,力争使煤电机组利用小时数维持在合理水平,与此同时,要充分发挥煤电机组超低排放升级改造的环保效益。
    “十三五”能源发展规划核心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
    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增速放缓、结构调整加快,受其影响,能源消费新常态特征也逐步显现。
    数据显示,2000~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年均增速为9.4%,2011~2014年均增速降至4.3%,预计“十三五”期间增速将进一步回落至3%左右。
   “中国能源消费总量约占全世界的23%,居全球第一。中国能源消费总量、速度和结构的变化,必将对全球能源市场产生重要影响。”刘琦介绍说。
    他表示,中国能源消费新常态对于全球能源市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全球化石能源市场供需形势和格局将面临调整;二是中国有望引领全球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全球清洁能源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三是中国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加快发展,以及传统化石能源的高效清洁利用,为世界能源科技革命提供了大量的实践机会和巨大的市场空间,各类清洁能源技术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期。
会上,对于未来能源技术发展问题,华北电力大学能源与经济研究咨询中心主任曾鸣回答了记者有关“互联网+”智慧能源的提问。
    他指出,“互联网+”智慧能源的定位要坚持问题导向,要基于我国未来能源电力系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方面,在供应侧,要解决如何更好地实现可再生能源在尽可能较短的时间内、大规模经济高效利用问题;另一方面,在需求侧,要解决好能源利用效率偏低的问题,把能效提升上去。此外,要借鉴好智能电网的核心技术,通过能源互联网平台建设,支撑分布式能源的规模经济开发,促进公平有效的市场竞争,同时做好需求侧响应。
    在此次通气会上,针对记者们关心的“十三五”能源发展规划问题,刘琦表示, “‘十三五’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随着国内经济步入新常态,能源发展也将增速换挡。”刘琦指出,当前国内能源发展全局性的供求矛盾一定程度得到缓解,但局部性和结构性的矛盾依然存在,特别是在应对大气污染新形势下,加快能源转型发展,提升能源产业竞争力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因此,“十三五”能源发展规划的核心是要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6次会议上提出的能源发展要实现“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要求,在保障能源供给的前提下,把加快发展非化石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能源体制改革和科技创新,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放在更加突出重要的位置。“十三五”规划的制订将在这些方面下很大功夫。
 
来源: 中国经济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