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行业动态>北京将力挺雄安新区开局起势

北京将力挺雄安新区开局起势

发布时间:2017-08-23阅读次数:来源:国建联信认证中心
摘要:
日前,北京市代市长陈吉宁和河北省省长许勤代表两省市政府签署《关于共同推进河北雄安新区规划建设战略合作协议》(以下简称《协议》),列出北京市支持雄安新区建设的系列举措。
  日前,北京市代市长陈吉宁和河北省省长许勤代表两省市政府签署《关于共同推进河北雄安新区规划建设战略合作协议》(以下简称《协议》),列出北京市支持雄安新区建设的系列举措。8月21日,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签署《协议》仅仅是一个开始,北京将统筹全市优质资源,推进全方位协同合作,集中力量支持河北雄安新区建设开局起势。
  
  该负责人告诉记者,《协议》充分发挥北京科技创新、教育、医疗等资源优势,推动符合雄安新区定位的北京非首都功能向雄安新区有序疏解转移。
  以教育卫生资源为例。北京先期支持的重点项目将采取“交钥匙”工程方式,在雄安新区投资建设高水平幼儿园、小学、完全中学、综合医院各1所,分别由北京市北海幼儿园、史家胡同小学、北京四中、宣武医院提供办学办医支持。两省市还将共同加快社会保险跨区域转移对接,积极推进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医疗机构临床检验结果互认、医学影像检查资料共享等。
  该负责人表示,雄安新区的定位首先是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集中承载地。吸引非首都功能,首先要有良好的人居环境。随着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的深入推进,北京和河北将持续对接,与时俱进地推进实施新的一批合作项目。
  据介绍,下一步,北京将把《协议》内容分解细化,逐项明确责任部,逐项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北京还将制定未来3年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要点,并与津冀研究签订新一轮合作协议,支持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的任务也将在这些文件中进一步细化。
  近年来,北京推动非首都功能疏解的步伐不断加快。但土地问题、搬迁中的支持政策、转移后人员的社保等仍是亟待解决的难题。目前,又一项推动非首都功能产业疏解迁得出去、落得下来的重要政策即将出台。
  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正在按照国务院印发的非首都功能疏解控增量、疏存量两个政策意见要求,加快制订产业疏解配套政策文件。该政策聚焦规划、土地、财税、价格、投融资、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关键环节,注重综合施策,精准发力,切实解决产业疏解过程中的突出问题。目前已经市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会议、市委常委会审议原则通过。
  比如,配套政策提出给予企业疏解搬迁资产处置一定税收优惠,最大程度降低疏解搬迁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优化疏解搬迁企业税收服务,简化跨省(市)迁移手续;设立京津冀协同发展基金,积极对疏解企业提供金融支持;推动疏解搬迁企业参保人员医疗保险衔接等等。
  值得关注的是,非首都功能疏解控增量和疏存量两个政策意见,不仅适用于北京市属单位,也适用于中央在京单位,总体精神是“严”字当头,严格控制非首都功能进一步聚集。这两个政策文件既有涉及中央单位的任务,也有需要北京贯彻落实的任务。
  当前在京津冀产业转移过程中,仍面临着承接平台较多、布局相对分散,部分平台存在功能交叉重复、同质化竞争等问题。为引导北京非首都功能有序转移、精准承接、集聚发展,京津冀三地协同办共同研究制定的《关于加强京津冀产业转移承接重点平台建设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即将出台。
  《意见》明确了雄安新区(中央在京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总部企业、金融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高端商务、文化旅游)产业承接方向,细化了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新机场临空经济区、张承生态功能区、滨海新区等4个战略合作功能区产业承接和发展方向,确定了一批协同创新平台和专业化承接平台,构建了“2+4+N”承接平台体系。
  京冀双方将加强产业转移与承接的协同联动,共同推动雄安新区发展高端产业,支持北京市属国企与雄安新区在科技创新领域开展合作。同时鼓励有意愿的在京企业有序向雄安新区转移发展,支持北京市属国有企业在市政基础设施、城市运行保障等领域为雄安新区开发建设、城市管理提供服务。
  北京城市副中心则将围绕北京市属行政事业单位整体或部分转移,大力发展行政办公高端商务文化旅游等主导产业,提高生活性服务业的品质,加快产业优化升级,建立与城市副中心定位相适应的新型产业体系。并通过超前配置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全面提升社会服务供给能力和质量,增强对城区功能疏解和人口转移的吸引力。
来源:中国建材信息总网